半島·BOB官方網(wǎng)站用藝術點亮星星的孩子
半島·BOB官方網(wǎng)站用藝術點亮星星的孩子前不久,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主辦的“2024藝術治療教育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國內外12位藝術治療專業(yè)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參會,圍繞“藝術治療學科教育體系”“社會價值與責任”“跨學科合作與創(chuàng)新”等議題,探討藝術治療教育體系如何建立。藝術療愈在特殊教育中有哪些具體應用?它如何成為推動孤獨癥兒童康復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為了解答這些問題,記者深入探訪了這些藝術療愈的實踐案例。
據(jù)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治療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中皇解釋,藝術療愈可以通過積極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結合心理學理論與個人經(jīng)驗,豐富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精神生活。它不僅有助于個體實現(xiàn)自我成長,還能輔助人們修復情緒、改善心理狀態(tài),從而引領人們邁向健康的生活。
“藝術療愈區(qū)別于傳統(tǒng)心理治療之處,在于它提供了一種非言語的表達和溝通方式。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崩钪谢收f。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執(zhí)行主任孫忠凱提到,有效的干預是以科學的程序和專業(yè)性的操作為基礎的。干預的目的是“希望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皽贤ǖ姆绞狡鋵嵅恢皇钦f話,還有舞蹈、音樂、繪畫等溝通方式。”在他看來,最終得到療愈的不僅僅是孤獨癥兒童,甚至也包括了孤獨癥兒童的家長。
孤獨癥全稱孤獨癥譜系障礙,其特征包括社會交往障礙、刻板重復行為等,這些癥狀在幼兒時期就可能出現(xiàn),其病因也受到環(huán)境和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加泄陋毎Y的兒童不善交流,無法被其他健康的孩子們理解和接納,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獨自閃爍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因此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或“星寶”。
《2022年度兒童發(fā)展障礙康復行業(yè)藍皮書》中的數(shù)據(jù)則指出,目前我國孤獨癥譜系障礙人群超過1000萬。孤獨癥已經(jīng)成為我國影響兒童精神健康的首要疾病。
一家融合教育公益機構的負責人郭敏燕逐個介紹她項目中招收的那些“星星的孩子”,以及他們的作品。
其中,玖玖出生于2014年,屬于中重度孤獨癥,社交語言能力、情緒行為等多方面功能弱。然而,他對海洋生物懷有特別的喜愛,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充滿了異想天開的元素”。今年,他還獲得了浙江省殘聯(lián)藝術畫展的第一名。
接下來是璋璋,他正在普通小學讀六年級,其畫在浙江賽林美術館展出。今年他分別在廣東和河南舉辦了個人畫展,有兩幅作品是深圳新春畫展上的佳作。其藝術作品也在北京水立方進行了展示,并衍生出了相關產(chǎn)品。今年秋季學期,他即將升入初中。這家公益機構還有一些彈鋼琴的孩子,其中“不乏優(yōu)秀的小藝術家”,曾獲得浙江省鋼琴類特金獎和公開賽中國業(yè)余組金獎等榮譽。
郭敏燕自己的孩子也是個“星寶”,雖然兒子的發(fā)育全面落后,但郭敏燕從未放棄過對他的培養(yǎng)。郭敏燕對藝術十分熱愛,尤其是音樂。她發(fā)現(xiàn),兒子也對聲音特別敏感,因此著重培養(yǎng)他的音樂才能,并找到了適合他的發(fā)展道路。
“這是他未經(jīng)聲樂訓練便在舞臺上演出的視頻,我希望他能夠成為我們圈內的一顆璀璨明星?!惫粞嘁贿呎故?,一邊感慨。所有星星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都“能夠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這是郭敏燕最樸素的愿望。
在藝術治療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張璇介紹了如何通過藝術治療關注和支持困境青少年。她認為,預防問題行為的最佳方法是關注青少年的優(yōu)勢而不是缺陷,強調了正向取向的發(fā)展觀,同時還分享了中央美術學院在藝術治療專業(yè)教育中的具體做法。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治療研究中心創(chuàng)立于2021年12月,立足藝術與心理學兩大學科,研究范圍涵蓋藝術史、藝術實踐、專業(yè)心理學、社會學等,致力于推動跨學科交叉研究和藝術治療領域學術交流合作。
“100個孤獨癥孩子有100個不同的癥狀,所以需要靈活運用藝術教育?!北本┦幸患夜陋毎Y人士關愛中心的理事長李景宸表示,雖然孤獨癥兒童的癥狀表現(xiàn)各不相同,但本質上都是社交和情緒控制能力的缺乏,所以用藝術的形式作為切口幫助孤獨癥兒童提升這些基本能力。
不過,并不是所有孤獨癥兒童都對藝術感興趣,“許多孩子是不懂這些的,反而是家長更希望他們掌握一些技能,比如唱歌和樂器?!崩罹板氛f,有天賦和感興趣的孩子會自己逐漸摸索,學起來也比較快,但是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零基礎,教學過程非常困難半島·BOB官方網(wǎng)站,需要不斷地重復最基礎的操作和知識點?!澳挲g相對較大的孩子一旦步入青春期,反復教他們這些內容則更加困難,他們會很快感到厭煩然后發(fā)脾氣,這時候就只能慢慢安撫和引導?!彼a充道。
志愿者周宇杰是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在成都的一家兒童能力訓練中心,偶然有了與孤獨癥兒童互動的機會。那是2015年,當時的他才16歲。起初他并不了解這個群體,直到通過網(wǎng)上查閱資料后,他才意識到這些孩子的與眾不同。于是,這個沒有比那些孩子大多少的年輕人,決定以志愿者的身份留下來,并在幾年后成為一名特教老師,繼續(xù)幫助孤獨癥兒童。
“每個人都是舞者,孤獨癥兒童也一樣,他們聽到音樂會很自然地跟著跳,會有許多從平時的行為習慣中衍生出來的動作,比如轉圈、拍手、搖頭?!敝苡罱馨l(fā)現(xiàn),孤獨癥兒童在舞蹈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沒有拘束的快樂”。周宇杰會因材施教,對能力稍微強一些的孩子的動作進行指導和規(guī)范,而對于有困難的孩子,也不過分追求質量,“我們更加追求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感受到幸??鞓贰薄?/p>
一家康復托管中心的校長黃淑媛也告訴記者,音樂能夠有效安撫孤獨癥兒童不穩(wěn)定的情緒。黃淑媛發(fā)現(xiàn),孤獨癥兒童對未知世界和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渴望被關注,渴望被愛,但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隨著年齡增長,心理年齡和實際年齡不同步,越來越多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xiàn)焦慮情緒以及各種暴力行為。
“但是他們不排斥音樂,音樂能夠治愈一切,他們狂躁的時候放一些舒緩平靜的音樂對于焦慮的孩子們會有很大的幫助,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是會一點點地放下情緒,隨著老師的安撫和引領去融入?!秉S淑媛表示,用藝術的方式來解決孤獨癥兒童的情緒問題,那么后續(xù)提高文化知識和認知能力就會水到渠成。
由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等機構舉辦的孤獨癥兒童美術作品展,在今年4月2日世界孤獨癥日那天開展。濃烈的色彩和舒展的線條傾灑在畫布上,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這些畫都出自孤獨癥兒童之手。通過藝術展示和義賣的形式,向社會傳遞孤獨癥兒童的聲音和需求。
星星雨發(fā)展官程碩銘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展覽不僅展示了孤獨癥人士的美術作品,更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和個性的平臺,彰顯了每個人都有獨特價值的理念。
今年3月底,在由星星雨主辦的愈見名師藝術療愈學術論壇上,孫忠凱和來自上海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藝術院校的諸多教授、專家們坐在一起,交流了藝術療愈的核心概念和研究經(jīng)驗。
“在特殊教育方面,我們一直在探索不同的干預類型,并開始探索藝術能夠起到怎樣的療愈作用。”孫忠凱說。一旦“星寶”度過了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接受”的階段,那么這些藝術療愈對于不同的癥狀也會進一步產(chǎn)生相應的積極作用。
對于融合教育,北京市一家孤獨癥人士關愛中心的副理事長彭潔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將進一步優(yōu)化全方位課程體制,踐行融合型教育,引導孤獨癥孩子們穩(wěn)定情緒,提升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快樂地生活。
周宇杰也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一段看似簡單的舞蹈其實蘊藏了非常多有針對性的教學元素,每個指令、每個動作都是對孤獨癥兒童的協(xié)調性和社交適應性進行的訓練?!盎加泄陋毎Y的孩子大多是前庭失調的,所以我們就要用到很多設計的課程和輔助性的器械去幫助孩子恢復感覺?!?/p>
周宇杰表示,感覺統(tǒng)合訓練是孤獨癥兒童的基礎訓練,而藝術療愈則是進一步幫助他們適應社會的重要方式。除了舞蹈,周宇杰還幫助孤獨癥兒童學習輪滑,他作為教練指導的陳酉任在第十五屆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拿到了輪滑項目第五名的成績??粗约航坛鰜淼摹靶菍殹痹谳喕荣惿系娘S爽英姿,周宇杰內心感到無比自豪和欣慰。
“如果不依靠任何外力,這些孩子想要完全步入社會是非常困難的,所以需要特教老師的愛心、耐心、信心,以及家長的配合?!敝苡罱苷f。
李景宸則認為,藝術只是一個切入點,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的形式增強孤獨癥兒童的情緒穩(wěn)定性和社交穩(wěn)定性。其中,聲樂演奏、繪畫還可以提升專注力以及對聲音、顏色的分辨能力,而舞蹈和運動則著重訓練肢體協(xié)調度。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李景宸還會組織孩子們參加各類公益演出活動,包括合唱、聲樂演奏、話劇、舞蹈、畫展等?!昂⒆觽兟牭揭鋈パ莩龆挤浅Ed奮。”李景宸說,無論是排練還是演出,都要貫徹“玩中學”,盡可能讓孩子們放松下來,在排練過程的點點滴滴中注入對孩子的社交認知能力的訓練。
每一次公開演出,都是為了讓大眾了解到孤獨癥兒童最真實的狀態(tài),“我希望通過藝術展示,讓孩子們真正站上舞臺,去近距離接觸社會,讓普通人和孤獨癥孩子們一起互動,來實現(xiàn)融合教育?!崩罹板氛f。
李中皇提到,國內藝術治療專業(yè)教育還面臨很多挑戰(zhàn)。比如課程設置完整性不夠,目前是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主,缺少實踐環(huán)節(jié),“意味著學生畢業(yè)后沒有足夠的經(jīng)驗上崗,無法真正服務于人”。另一個問題是師資力量不足,“需要更多的不同領域的教師介入”。近年來,隨著腦科學和神經(jīng)科學領域的不斷發(fā)展,李中皇希望,能有更多領域的專家一起探索藝術治療學科教育體系的新途徑。